秋意渐浓,冬风微寒,我们即将步入一年中流感病毒最为活跃的季节。它并非普通的“重感冒”,而是一位需要我们严阵以待的“不速之客”。与其在它敲门时手忙脚乱,不如主动出击,为自己和家人披上一件最科学的“隐形防护甲”—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。
认清“对手”:流感不是普通感冒
流感,全称流行性感冒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它来势汹汹,与普通感冒有天壤之别:
症状更重:通常表现为高烧(39-40℃)、剧烈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、极度乏力,而咳嗽、流涕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。
传染性更强: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,在人群密集场所极易引起暴发流行。
危害更大:对于老人、儿童、孕产妇及慢性病患者,流感可能引发肺炎、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认清流感的真面目,是我们做好预防的第一步。
构筑“防线”:您是否适合接种疫苗?
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、最经济的手段。那么,谁是构筑这道防线的“主力军”呢?
展开剩余80%优先推荐接种人群
1.“一老一小”:6月龄至5岁儿童、60岁及以上老年人。
2.“重点关照”群体:慢性病患者(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呼吸系统疾病等)、免疫力低下者。
3.“特殊时期”的女性:孕期、哺乳期女性。
4.“关键节点”的卫士:医疗卫生人员、养老机构工作人员、托幼机构教职工。
5.“社会活跃”分子:学生、上班族、公共交通从业者等聚集性场所人员 。
暂不适宜/谨慎接种人群
1.对疫苗任何成分(如鸡蛋、辅料、甲醛等)有严重过敏史者。
2.曾患格林-巴利综合征者。
3.急性发热性疾病、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患者,应暂缓接种,待病情稳定后进行。
4.6月龄以下婴儿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下人群禁止接种减毒活疫苗:
①因使用药物、HIV感染等任何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者;
②长期使用含有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成分药物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;
③2~4岁患有哮喘的儿童;
④孕妇;
⑤有格林-巴利综合征病史者;
⑥接种前48小时使用过奥司他韦、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者,或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,或接种前17天使用过巴洛沙韦者。
选择“装备”:如何挑选合适的疫苗?
目前,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(IIV3)、四价灭活流感疫苗(IIV4)和三价减毒活疫苗(LAIV3),以及6月龄以上人群通用的四价流感疫苗。其中,三价流感疫苗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都适用,可以预防两种甲型流感病毒(H1N1,H3N2)和一种乙型流感病毒(Victoria)引起的流感。四价流感疫苗比三价多预防一种乙型流感病毒(Yamagata),相对来说多了一些保护。就保护范围的有效性来说,四价流感疫苗含有4个流感病毒毒株(2个A型,2个B型)要优于含有3个流感病毒毒株(2个A型,1个B型)的三价流感疫苗。
对于大多数人群,三价和四价疫苗均能提供良好的保护。您可以根据当地疫苗供应情况、个人需求和经济条件进行选择。不必刻意等待某一种,尽早接种任何一种可用疫苗,才是关键。
收获“红利”:接种疫苗的四大好处
1.个人保护,降低风险:显著降低感染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 风险,让您安稳度过流感季。
2.守护家人,传递关爱:建立免疫屏障,间接保护家中因年龄或健康原因无法接种的脆弱成员(如新生儿)。
3.节省精力,减少负担:避免因生病请假耽误工作、学习,也节省了医疗开支。
4.社会责任,贡献群体:接种的人越多,流感传播的链条就越容易被切断,为整个社区的健康贡献力量。
接种之后:别忘了这些“温馨提示”
接种疫苗后,我们的身体正在积极建立防线,请给予它一些耐心和照顾:
1.留观半小时:接种后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,无不适后再离开。
2.注意接种部位:保持干燥清洁,避免搔抓。
3.清淡饮食,多喝水: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适当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。
4.留意身体反应:少数人可能出现接种部位红肿、疼痛,或一过性低热、乏力,这些属于正常免疫反应,一般1-2天会自行缓解,无需特殊处理。若出现持续高热或严重不适,请及时就医。
5.防护不松懈: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需要约2-4周时间,且不能提供100%的保护。因此,接种后仍要坚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多通风、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 。
流感疫苗能和其他疫苗“并肩作战”吗?
根据《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》,流感疫苗可以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。
与新冠疫苗:指南指出,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可以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。这为我们在秋冬季节建立双重免疫屏障提供了极大便利。
与肺炎球菌疫苗:尤其是老年人,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疫苗,能更全面地预防呼吸道感染及相关并发症,效果 “1+1>2”。
与其他疫苗:如水痘疫苗、麻腮风疫苗等,同时接种的安全性也已得到验证 。
来源:传染病防制股
发布于:北京市广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